搜尋此網誌

2012年3月12日 星期一

食物銀行─資源不浪費,愛心不打烊(20120309)



活動類型:社會企業工作坊
日期:民國101年3月9日12:00-14:00
地點:輔仁大學濟時樓9樓第五會議室
題目:資源不浪費,愛心不打烊
演講人:財團法人中國青年和平國陳大德執行長
主持人: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李禮孟助理教授



文/嚴翊 輔仁大學心理學系(FJU公義消費聯盟)

陳大德先生選擇了當頭棒喝的方式,以影片的方式點出他所要談及的問題,也是當今世界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食物浪費。

每天,都有30000人死於挨餓,無法可解嗎?錯,事實上已開發國家已經染上了奢侈的惡習,養尊處優的生活型態下,浪費掉零零總總的食物,卻能挽救他們的性命。

街道上猶如雨後春筍般開張的「吃到飽」店,你是否走進去過?有沒有注意到架子上總是取用不盡的食材?事實上,除了被客人們吃下肚子外,也有不少的份量因為保鮮問題,最後被扔進廚餘桶;有沒有注意過顧客在「吃到飽」店時的飲食習慣與平常上餐館截然不同?抱持著一定要吃回本的心態,拼了命的夾菜夾肉,就算已然飽足也還是要多吃一口,最後不但壞了身子,也浪費了資源。

我們在生活中浪費了太多,現在,該是學會自制與節省的時候了。

緊接著,話鋒一轉,陳大德先生講述起他作社會企業的心得與經歷,與同學們分享他的心路轉折與理念,敘述他們親身實踐的方法,以及體悟到的幾個關鍵,供我們學習效法。

一, 他曾餐與遊民安置計畫,當時被批為過於夢幻、過於理想,但是他笑著說:「不就是因為難以實現,才更有去努力的價值嗎?」,他相信努力與恆心,是達到最終目的的關鍵,他不相信一步登天,而是選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的去解決問題,絕不會在沒起步前就否定自己。

二, 「永遠不要滿足於現狀,也許你的效益已經100倍了,但為什麼不讓他變成10000倍了」。陳大德先生說,他在食物資源浪費的議題上勞心勞力,也做出了一番成果,但他仍然覺得這樣還不夠好,儘管他所作所為已經幫助了許多人,但對他來說,永遠要追求更高效益的結果,經過一番苦思,終於研擬出具有創意、效率更好、成本更低的行動,幫助更多的人。好,要更好。

三, 以真誠的心去關心,將他們視之為親人般的去關懷,他們的成長、掛在臉上的笑靨,都會感動你。當然,在助人行為中,必然會遇到挫折,但是唯有持之以恆,才有辦法結出完美的果實,才有辦法讓所有人都安身立命的歸宿。

最後,陳大德先生講述了他帶學生去龍山寺探訪遊民的故事,他說,多數學生們在初始總是抱持著錯誤的刻板印象,唯有親自跟他們互動之後,才發覺自己誤會大了,甚至在最後,學生們還很嗨的跟遊民們合起照來,他說,看到這一幕他也覺得太好了。

「我們一定要去接觸,才有辦法去理解他們,才能拆掉舊有的迷思,才能懂得要為什麼去付出。」如今,還有許多議題、人群等著我們去付出關注、伸出援手,我們,何不一起踏出這步呢?


**********************************************************



文/劉怡伶 輔仁大學國際經管所碩二


今天中午去聽了這場分享後,我對食物銀行改觀了,它不只是做食物的資源回收,它還做了很多事,且一些創新經營模式,讓我深感佩服!!!例如說:之前他們有開一家餐廳,原本業績很好,但經媒體報導後,大家戴有色眼鏡來看待,使業績大大的下滑,撐了六年最後迫使換另一種經營模式,像格子舖的故事館。執行長提到,沒有賺錢為何要繼續撐,只是出自一種心,莫忘初衷!!!!而改建成的故事館,店內區分四塊,一是原住民區,二是遊民區,三是更生人區,四是企業贊助的部分。我個人覺得能成為這四塊,很代表意義且真能幫助到需要幫助的人群。而為何要叫故事館呢?是因為他們認為不希望消費者進去店內時,是進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對訂價有所意見,是要營造消費者進去店裡可以知道這些故事,更了解這些人群。

在一開始看了一段影片,讓我很震撼,台灣一年可製造這麼多的廚餘,而這些廚餘如何可以透過一些方式,送給飢荒的國家、地區的人,豈不是一件好事!!!食物銀行早在十六年前開始經營已幫助許多人,讓被唾棄、不被重視的人,獲得一些基本需求,最後可以達到最高需求境界─自我實現。

我們應該給予被社會唾棄、不被重視的人一些機會,看到他們的努力,讓他們可以再度回到現實的社會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