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2年5月7日 星期一

【活動成果】自然賜予的黃金:「CAMGOLDIA有機棕櫚糖」(20120504)







日期:101年05月04日(星期五)
地點:輔仁大學利瑪竇大樓LM202室
主題:設計┼社企 CAMGOLDIA新思維
演講人:CAMGOLDIA王銘峰創辦人
主持人:輔仁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李禮孟助理教授



文/陳文嫺 輔仁大學社會學系(FJU公義消費聯盟)

前陣子五一勞動節過後,勞方上街頭發聲,透過媒體報導,我們或多或少都能了解當前資本主義的急遽發展,已經讓天平兩邊慢慢失衡。五月四日這天我們邀請到「CAMGOLDIA有機棕櫚糖」的創辦人王銘峰來跟我們介紹設計結合社會企業精神的新思維經營模式。

美金一百元的價值

創辦人王銘峰先生,畢業於東海工藝設計系,退伍後去柬埔寨旅行,看見當地孩童在古蹟行乞,並用著各國語言重覆著:「你好、給我錢、拜託…」,進而想了解當地文化,以及人民為何如此貧窮。柬埔寨仍在過往戰爭歷史的受挫中,政府力量薄弱,大部份靠著國際NGO支援。創辦人習慣在旅行中藏美金一百元在身上以備不時之需,入住飯店時忘記從口袋取出便將衣物交給洗衣婦,洗衣婦誠實的歸還後,王先生便想知道這一百美金在當地的價值為多少,對我們來說只是三、四千元的台幣,但在柬埔寨則是一個半月的收入。由於人力多、平均薪資低,柬埔寨成為跨國企業最愛的生產國、血汗工廠的所駐地。國際NGO的入駐,使首都金邊的周邊產業不無是一些符合外國文化需求的酒吧、夜店,甚至性交易場所。外國人在當地成為權威象徵,讓人忍不住開始質疑,這些國際力量的介入,是協助發展,還是使國內文化衰退、腐敗。

原始的黃金──棕櫚糖

結合Cambodia(柬埔寨)及Gold(黃金)的意涵,創造出產品棕櫚糖的名稱「CAMGOLDIA」。當地過去有著原始的棕櫚森林,住民會將整株物盡其用,使用葉子編織、花蜜食用、木頭做成器皿。棕櫚糖的產量少,二十公升只能製作兩公斤的糖,為了賺錢,當地常會添加其他糖混合再販售。創辦人注意到這個現象,決定以合理價格收購這些糖,加以技術指導改良、協助當地成立工會,開啟了創業契機。以經營品牌的模式思考發展:他發現若總是主打愛心商品,以消費者的同情心作銷售,回購率是低的、無法長遠發展。因此除了產品本身具有價值,也努力經營產品的附加價值,例如:實場氣氛、展示、DM,及其衍伸價值:增加消費者好感度、創造社會價值、公益。有別於一般公平貿易商品或社會企業的經營模式,在生產線上以合理的價格收購棕櫚糖,協助當地成立工會、每銷售出一份產品,便回饋十元台幣做為當地的創學基金。發揮自身的設計專長,結合環保回收材質的概念包裝、參加展覽時,設計可拆卸組裝利用的展覽,使外在包裝或行銷都能結合品牌精神的概念,使實體商品介於有機、食品及禮品三者間的大眾化定位。

拉扯間的平衡點:價值不只是純粹的金錢獲利

社會學家Simmel提過「社會要求對窮人資助,致使窮人不至於變成社會的活躍和危險知敵人,因此使他們淪落的能量得以更為具有生產力,避免了其子孫的衰敗」(Simmel,1908/1971C:154)。一個社會企業的發想,不一定是源自於偉大的藍圖才能開始做,創辦者王銘峰先生,起於看見柬埔寨人民的需求,進而創造出雙贏的成果,而這背後的努力,除了自身設計的本能發揮、更少不了各個不同背景的合作夥伴出力激盪,除獲得法國金獎外,目前也積極申請世界公平貿易組織的認證。他引用哲學家蘇格拉底所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莫過於為夢想而奮鬥。」資本主義沒有對錯好壞,這是目前社會的經濟模式常態,而人們如何將自己擺放於適當位置並發揮效用、企業如何在獲利同時也回饋社會,是我們在此次演講中獲得最大的收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